【藏品解读】毛泽东称他“真正的老师”

  • 2020-10-29
  • 来源:红方块集团
  • 返回政策解读
  • 《真理之光》博物馆有一件藏品——《每周评论》杂志。该杂志是李大钊同志加入《新青年》编辑部后创办的。当时《新青年》、《每周评论》这两本刊物是五四运动以前领导新思想运动的旗帜,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新文化运动大潮。

    李大钊 ,字守常,1889年10月29日出生在河北省乐亭县,是中国共产主义运动的先驱,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杰出的无产阶级革命家,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传播者

    李大钊在青年时代目睹了帝国主义侵略下的国家危亡局势和社会黑暗状况,立志要为苦难的中国寻求出路。1913-1916年间,在日本东京早稻田大学留学时就开始阅读社会主义和马克思主义学说。

    俄国十月革命胜利后,李大钊开始深刻认识它的价值和意义。1919年元旦,李大钊在《每周评论》第3号上发表《新纪元》指出俄国十月革命对中国的影响:“我们在这黑暗的中国,死寂的北京,也仿佛分得那曙光的一线,好比在沉沉深夜中得一个小小的明星,照见新人生的道路。”

    1919年初开始,李大钊对马克思主义学说的认识逐渐加深。他明确指出,马克思主义是“中国的救星”,并成为20世纪初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最早传播者。

    中国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的先驱者

    成为坚定的马克思主义者后,李大钊更以极高热情系统研究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播撒真理“火种”。他将自己负责的《新青年》第6卷第5号编成“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并协助北京《晨报》副刊开辟“马克思研究”专栏,发表一系列介绍马克思生平、学说和贡献的文章。

    1920年7月,李大钊被聘为北京大学政治学系和史学系教授,为中国培养了第一代熟悉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高等专门人才。李大钊还领导建立多个社会团体,推动开展马克思主义的研究和宣传活动。正是在以李大钊为代表的一大批革命家的艰辛努力下,一大批先进青年接受马克思主义走上革命道路,推动马克思主义与工人运动密切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坚实的思想基础。

    把马克思主义应用于中国实际的探索者

    李大钊研究马克思主义,不是仅停留在理论探讨,即一般学术和伦理道德问题的研究上,而是更进一步,将之运用于解决中国现实问题上,用于探索中国发展道路上。

    1915年,陈独秀、李大钊、鲁迅、胡适、蔡元培、钱玄同等一些受过西方教育的人发起的一次"反传统、反孔教、反文言"的思想文化革新、文学革命运动。

    1919年,伟大的五四运动爆发,这是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次彻底地不妥协地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李大钊同志热情投入并参与领导了五四运动。

    1920年3月,李大钊同志在北京大学发起组织马克思学说研究会。同年秋,他又领导建立了北京的共产党早期组织和北京社会主义青年团,并积极推动建立全国范围的共产党组织。

    1921年,中国共产党宣告成立,这是中国近现代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件,中国革命的面貌从此焕然一新。李大钊同志对中国共产党的创建作出了至关重要的贡献。中国共产党成立后,李大钊同志代表党中央指导北方地区党的工作,在北方广大地区领导宣传马克思主义,开展工人运动,建立党的组织。

    1922年8月到1924年初,他受党的委托,几次往返于北京、上海、广州之间,同孙中山先生商谈国共合作,为建立国民革命统一战线、实现第一次国共合作作出了重大贡献。他领导北方党组织发动群众,开展了轰轰烈烈的反帝反军阀斗争,猛烈冲击了帝国主义势力和北洋军阀统治。

    1927年4月,在反动军阀的白色恐怖中,李大钊同志在北京被捕入狱。他受尽各种严刑拷问,始终坚贞不屈、大义凛然,惨遭反动军阀杀害,牺牲时年仅38岁。在行刑前,李大钊发表了最后的演讲,声音不大但铿锵有力,“不能因为你们绞死了我,就绞死了伟大的共产主义!我们已经培养了很多同志,如同红色的种子,洒遍各地!我们深信,共产主义在世界、在中国,必然要得到光荣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