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理之光》博物馆是以习近平提出世界社会主义500年为展览史序,重点讲述了从马克思主义的诞生、传播、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发展历程。人民性是马克思主义的鲜明特征,“人民”作为一个特定内容的政治概念,有一个提出及其演进的历史过程,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具有不同的内涵。
一、“人民”概念的由来
1848年《新莱茵报》-《真理之光》博物馆馆藏
1842 年 4 月,马克思开始为《莱茵报》撰写稿件,运用大量篇幅详细论述了“人民性”的思想,那一时期的“人民性”更多地表现为对理性的复归,对黑格尔有保留的批判,还属于抽象的人民性。随着马克思对现实问题思考的不断深入和政治经济学批判研究的展开,马克思人民性思想也将真正进入形成期。1848年,马克思编撰的《共产党宣言》一文中“人民”一词共出现97次。在这一时期,新的时代背景对“人民”一词赋予了新的属性——阶级性。自此以后,《共产党宣言》 成为共产主义的领导纲领,“人民”更是登上了历史舞台,同时“人民性“作为马克思主义最鲜明的品格,标识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底色。
二、中国共产党如何认识“人民”
俄国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人民”一词也传到中国,中国开始批判君主立宪派和资产阶级革命派所称谓的“人民”。1904年《新民丛报》刊发的《论政府与人民之权限》一文开宗明义指出:“天下未有无人民而可称之为国家者。”
1922年,李大钊也在《新青年》杂志撰文批评:“因为他们所用的‘人民’这一语,很是暧昧,很是含混,僭用‘人民’的名义以欺人。”
抗战爆发以后,“人民”一词受到更多的重视。“人民”概念的范畴包括一切坚持抗战的阶级、阶层和社会团体。
1935年12月《论反对日本帝国主义的策略》
毛泽东指出:“革命的动力,基本上依然是工人、农民和城市小资产阶级,现在则可能增加一个民族资产阶级。”
1940年1月《新民主主义论》
毛泽东指出:“无论如何,中国无产阶级、农民、知识分子和其他小资产阶级,乃是决定国家命运的基本势力。”
1942年5月《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
毛泽东指出:“最广大的人民,占全人口百分之九十以上的人民,是工人、农民、兵士和城市小资产阶级。”
《毛泽东选集》第一卷出现“人民”345处,第二卷出现556处,第三卷出现845处,第四卷出现1440处。1948年9月8日,毛泽东指出:“各级政府、各种政权机关都要加上‘人民’二字。新中国成立以后,“人民”一词完全融进中国共产党人的血脉。随着毛泽东对新中国成立将要面临的问题的深入思考,“人民”一词也使用的越来越频繁,赋予的含义也越来越深刻。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邓小平在人民的“社会主义标准”之外增加了“爱国主义标准”,拓宽了“人民”的内涵和外延。强调了“我国的统一战线已经成为工人阶级领导的、工农联盟为基础的社会主义劳动者和拥护社会主义的爱国者的广泛联盟。”
2015年10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政治局会议上第一次提出“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习近平总书记还把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立场提高到“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根本立场”的新高度。党的十八大以后,习近平总书记丰富并发展了新时代“人民”的内涵,充分满足和努力实现人民要求,深化了新时代党的宗旨,强调“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